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社会实践
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成长 | 李禹霏:坚定信仰,矢志奋斗

发布日期:2020-07-31访问次数: 字号:[ ]

在读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时,“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,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……”这句话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里,触动着我的灵魂。这是对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最真实的写照,七年的时光漫长而短暂,让我们共同探寻总书记成长的秘密。

一、涵养厚德品格,担当时代使命

习总书记在不满16岁时便主动申请下乡,七年的知青生活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,闯过“四大关”。他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,亲自带队建厕所,修沼气。最让我感动的是他遇见自称是父亲曾经的卫士的一位老汉时,看到曾经奉献、战斗过的人现在如此落魄很难受,便将自己的所有粮票和军大衣都给了老汉。这大概是他对老一辈最崇高的敬意,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崇敬,他一路过关斩将,扎根农村,无悔奉献。总书记有信仰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践行的。

二、躬耕博学思践,打牢时间根基

习总书记爱读书的习惯从未改变过,雷氏兄弟大学临行前送的书他至今珍藏,在那个物质资源极为匮乏,生活贫苦的年代,习总书记也坚持读书。上山放羊,他揣着书,把羊放到山坡上,就开始看书,每读到一本好书,便兴奋的与同伴交流分享……在“上山下乡”那个年代即便身处困顿也没有失去对知识的渴求。今天的我们资源极为丰富,但我却已经很久没有仔仔细细的精读一本书了,在如今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,我们通过网络、新媒体等便能快速了解书籍梗概,但却总是少了那么一点味道。读书是习总书记始终坚持的一种生活态度、一种工作责任、一种精神追求,也是需要我们去学习、去追随的。

三、笃行细微之处,厚值群众优势

习总书记曾说,陕北七年生活最大的收获有两点,其中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,什么叫实事求是,什么叫群众。知青时,甚至上大学临行前,他都表示要不就留下来,真情实感的流露可见他是真的和乡亲们融为一体了。大学时,他也依然坚持要下乡,要走基层,倾尽全力带领大家走向更好的生活,他也真的做到了。习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生活告诉我们,实践出真知,基层是沃土。通过青年习近平的故事再反思自身,这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一定要胸怀理想,脚踏实地,努力用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
别人从“零”开始,年轻的习近平要从“负数”开始,今天的我们已然已从“正数”开始。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的优秀品质,不仅要有强烈的使命感,要有辨证的思维方式,更要肯读书、善学习,不断用先进思想武装自己,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。青年习近平大学临行前,陶海粟说:“我为他走上人生的新阶段而高兴,不管等待着他的前路是什么,我相信他是做好了准备的。”同样,对于我们来说,生长在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的中国是十分幸运的,我们更要不断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承担好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,坚定信仰,矢志奋斗,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,我相信我们也是做好了准备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李禹霏: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师范学前1801B(1)班、菁英学堂学员

 

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